top of page

麥當勞逆市創新高 關稅陰霾下靠價格搶客

來源於Yahoo 財經


快餐業持續面臨成本上升和客流量下跌的困境,而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措施,更對快餐業巨頭的發展計劃造成影響。


然而,精打細算的投資者正在尋找性價比高的連鎖快餐店。上周五,麥當勞(MCD)股價創下歷史新高。上周儘管關稅消息擾亂大市,其股價仍然上升了5%。


百勝餐飲集團(YUM)(肯德基、必勝客、Taco Bell)的股價,本年迄今上升了22%,而餐飲品牌國際(QSR)(Burger King、Tim Hortons、Popeyes)的股價則上升了6%。標普500指數今年回報基本持平。


與此同時,Chipotle(CMG)、Cava(CAVA)和Shake Shack(SHAK)的股價,在過去一周分別下跌9%、11%和15%,近年深受投資者歡迎的較高檔次休閒快餐店(fast-casual),情況發生了逆轉。


Wedbush分析師Nick Setyan對Yahoo財經說,「在幾乎所有其他餐廳都不景氣的環境下,麥當勞的『超值選』帶來了積極的客流量。考慮到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,令人們轉向市場上更大的參與者。」


該行業的長遠前景仍然不明朗。美國外賣協會(IFMA)行政總裁Phil Kafarakis向Yahoo財經表示,關稅的「不可預測」正引起從特許經營商到製造業到農業綜合企業等人的不滿。


周四,特朗普總統將符合《美墨加協定》(USMCA)的商品關稅豁免期延長一個月。他最初在2月份宣佈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%關稅,但此後兩次暫停徵收。


不符合規定的商品仍需支付新關稅。該豁免計劃將於4月2日到期,預計特朗普屆時將公佈互惠關稅計劃。


GlobalData的Neil Saunders對Yahoo財經表示,儘管餐廳在國內採購更多食材,但關稅仍然讓規劃未來變得極具挑戰性。


耶魯大學的預算實驗室預測,天然氣、橡膠和塑膠製品、加工米、機械設備、蔬菜、水果、糖和乳製品的整體價格可能會上升至中低個位數。


Tariffs on restaurants
來源: The Budget Lab at Yale

一名麥當勞特許經營店老闆告訴Yahoo財經,目前還不清楚這對購買設備的預算有何影響,他稱這「令人大傷腦筋」,因為一套廚房設備的成本,就已經高達25000美元。


即使能源稅降低,其他公用事業的價格也會影響餐廳營運。


晨星公司分析師Sean Dunlop表示,鑑於「更多的電力來自加拿大生產商」,這對在東北部分店眾多的連鎖店來說是「不受歡迎」的舉措。


正當愈來愈多公司試圖在自動化和應用程式訂餐方面競爭時,所有額外的成本都可能阻礙人工智能的拓展。


Kafarakis說,設備是「一項巨大的資本支出」,迫使擁有人專注於維修保養,而非投資於「新科技」。


在最近一次的食品服務設備貿易展上,他注意到「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進行長期投資」。

對中國徵收20%的關稅會打擊從iPhone到運動鞋的所有產品,整體價格上升可能很快就會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。過去一年,外出用餐成本一直超過食品雜貨成本。


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1月份的最新數據,家庭食品價格同比上升1.9%,外出用餐價格上升3.4%。


2025年「價值為王」


連鎖快餐店在擴張時可能面臨更高的成本,但在價值競賽中脫穎而出的企業,仍有可能在動盪的環境中獲勝。


在周二的Taco Bell投資者日,其行政總裁Sean Tresvant告訴Yahoo財經,消費者仍然「手頭拮据」,但如果有很好的理由,他們還是願意花錢。


他說:「消費者仍然希望體驗優秀的品牌。」該公司正在使用一種啞鈴策略,即同時提供超值商品和高檔商品。


Taco Bell計劃將其價值組合比例由13%提高到18%。


Tresvant說:「價值可以吸引消費者,但從利潤的角度來看,我們知道,當人們點選價值選單以外的食品時,賬單價值會更高。」這家墨西哥卷餅連鎖店預計第一季度同店銷售額將增長8%。BTIG分析師Peter Saleh表示,該公司憑藉價值推動「明顯獲勝」。


百勝餐飲集團第四季業績強勁,超出華爾街預期,其股價也隨之上升。肯德基的同店銷售額持平,必勝客的同店銷售額略有下跌。花旗分析師Jon Tower表示,Taco Bell的國際銷售額優於預期,及其美國的強勁表現是「亮點」。


Tower告訴Yahoo財經:「將Taco Bell的第四季業績與美國甚至全球其他快餐店進行比較時,你會發現他們的表現非常出色。」


其他快餐股的情況則有所不同,由於消費者趨於謹慎以及價格競爭激烈,它們的股價在公布盈利後出現下滑。


Domino’s(DPZ)第四季業績不如華爾街預期,其股價隨後下跌。該快餐股的同店銷售額增長了0.4%,而華爾街的預測增長為1.72%。


麥當勞是超值餐飲領域的長期領導者,但在2024年,該公司在客流量方面遇到了困難。根據Saleh的說法,它的價值組合為40%,並在2025年推出全新的McValue平台。


這可能會帶來輕微的提振。儘管上周有人發起「經濟斷電」(economic blackout,即24小時不消費)行動,但麥當勞的客流量僅比去年同期下跌0.8%。至於前幾周則因寒冷天氣的影響,客流量出現大幅下跌。


Dunlop表示,與規模較小的獨立連鎖店或「實力較弱」的品牌(如Wendy's)相比,Taco Bell等強勢品牌的增長計劃「風險最小」。


但如果爆發貿易戰,全球擴張計劃可能會面臨壓力。Saleh警告說,如果其他國家對美國品牌的品牌的認知度下降,這些國家的政府可能會放慢審批過程。


「他們可以在某些領域拒絕他們,讓美國品牌更難發展,」他說,並列舉了肯德基、麥當勞、Chipotle 和星巴克等一些擁有大量外國業務的公司。


撰文:Brooke DiPalma


此文章轉載於Yahoo 財經,如有侵犯版權,請告知平台,會立刻刪除。


3月 10

讀畢需時 4 分鐘

Related Posts

bottom of page